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吉林省中华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耕人参产业40年 以非遗技艺擦亮“中华参”金字招牌 有限遗技艺擦几度转型

吉林省中华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耕人参产业40年 以非遗技艺擦亮“中华参”金字招牌 有限遗技艺擦几度转型

2025-05-12 00:22:20 [百科] 来源:逸影云舍

近日,中华参吉林省中华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凭借其在人参产业的吉林卓越成就与广阔发展潜力,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振兴赋能计划优质选题。省中深耕40多年来,华参这家位于汪清县的科技开民营企业扎根人参产业,历经风雨,有限遗技艺擦几度转型,公司最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人参发展道路。


点击此链接下载原视频

走进汪清县朝阳人参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产业标准化种植基地。覆盖着蓝色遮阳网的年非参棚里,正孕育着被称作“百草之王”的亮金长白山人参。近年来,字招当地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中华参创新模式,让传统参业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吉林新路径。

2016年,省中深耕为保护生态环境,我省出台政策,鼓励参农山林之外种人参。参农刘向学也把种参地转移到了山脚下。这位皮肤黝黑的东北汉子,曾因技术瓶颈差点放弃种参事业。他承包的50亩非林地中,出现锈斑的参苗让成品参每斤掉价近百元。

转机出现在合作社的技术帮扶。有着四十年种植经验的吉林省中华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薛秀云实地诊断后发现,土壤板结和排水不畅是问题症结所在。汪清县朝阳人参种植专业合作社参农刘向学说:“以前在林地种植没有发现这个病斑情况,专家过来看完之后说我这不是病斑,我心可高兴了。”据吉林省中华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薛秀云介绍:“人参在林地的时候肥力非常足,它会长得齐刷刷的,可是环境一变了以后,肥非常重要,补肥的时候尽量补腐熟了的农家肥。”

这些看似简单的“土方子”,实则是凝聚着传统智慧的生态解法。薛秀云把四十年积累的“看家本领”编成种参顺口溜,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传授给乡亲们。薛秀云说:“山林之外种人参,最重要的是做好‘仿生态’3个字,比如,光、土、水、肥,这4项都要模拟好山林里的生长环境。”刘向学说:“我接受了专家的意见,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把我参地的排水沟整理了一下,把土壤板结的地块进行了人工松土,入冬之前把所有参地进行了人工施肥。”

匠心传承擦亮金字招牌,人参产业绽放共富花。2010年,由吉林省中华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导,汪清县4个乡镇51户参农组建的“朝阳人参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多年来,企业团队反复研究、多次试验,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对与中华参相匹配的中草药进行部分调整优化,企业逐渐步入高速发展轨道。如今,“中华参”这一品牌以其独特魅力,在省内人参市场上大放异彩,与新开河参、皇封参并驾齐驱。薛秀云说:“跟吉林大学当时研究了这个‘中华参’,‘中华参’上市以后在浙江地区卖得非常非常好。”

吉林省中华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依托长白山地区绿色无公害中药材资源,构建起了“龙头企业+人参种植合作社+基地+参农户”的发展模式,经过40年的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集人参栽培、研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生产的“中华参”系列产品,经国内人参权威机构专家鉴定,主要成份及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均达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及产品斩获“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吉林省名牌产品”“吉林老字号”“吉林省放心消费示范企业”“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长白山人参生产企业”等众多荣誉,还通过了多项国际国内权威认证。薛秀云说:“我们‘中华参’的这个民族品牌,因为‘中华参’我们一直经营这个品牌,像养一个孩子一样,几十年如一日,我们不允许它有瑕疵。一辈子就做这件事。我们就想把这个‘中华参’这个品牌让它生根开花结果。‘中华参’民族品牌一定要把它做大做强。”

2023年,吉林省中华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中华参传统红参制作技艺上榜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涵盖中华参、灵芝、食用菌及土特产四大系列30余种,并拥有1项外观专利、2项发明专利,取得多项SC食品生产许可。2023年,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完成GMP认证保健品净化生产车间升级改造,多款产品正处于保健品审批阶段,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这个春天,“中华参”成功入选乡村振兴赋能计划优质选题,成为黑土地上最耀眼的“黄金名片”。 薛秀云说:“这次这个全国的这次农业大会上来讲,把我们吉林省的人参‘中华参’的这个品牌,要让国人知道,并且做到让老百姓会吃人参,吃得起人参,怎么吃人参,人参的知识一定要走千家进万户,让它真正为了一个人参这个药食同源的这个东西,让它真正为人类健康发挥出它更应有作用。”(记者:何平 杨光)

来源:延边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

初审:洪涛

复审:郎秋萍

终审:郭日新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 上半年你赚钱了吗?七大基金勾勒下半年投资图谱

      上半年你赚钱了吗?七大基金勾勒下半年投资图谱2023年上半年即将落下帷幕。上半年爆火的人工智能板块,下半年还能持续吗?近期,多家基金公司举办投资策略会,或者发布2023年下半年投资策略,勾勒下半年投资图谱。基金机构人士对中国的经济前景乐观,认为 ...[详细]
    • 福建采取21条措施 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采取21条措施 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11月中旬,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等9部门印发《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共21条,提出到2025年,建设30个现代农业产业 ...[详细]
    • 浙江杭州:查处一起违法生产经营肉类案

      浙江杭州:查处一起违法生产经营肉类案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在仁和街道一冷库查处一起违法生产经营肉类案件,没收相关肉类并处罚款5万元。据悉,该案系群众举报。余杭区市场监管局仁和市场监管所接到举报, ...[详细]
    • 以“四类药品”为重点 北京通州守好疫情防控“前哨”

      以“四类药品”为重点 北京通州守好疫情防控“前哨”北京市通州区共有药店300多家,连日来,通州区市场监管局以“四类药品”为重点,持续不间断对药店疫情防控开展执法检查,监督每家药店把疫情防控要求落深、落细、落实,坚决守好疫情防控“前哨”。潘若莼 中国消 ...[详细]
    •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来源: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初审:佟焱复审:李雪梅终审:郭日新 ...[详细]
    • 全省唯一!从化区一企业入选全国现代设施畜牧养殖典型案例

      全省唯一!从化区一企业入选全国现代设施畜牧养殖典型案例全省唯一!从化区一企业入选全国现代设施畜牧养殖典型案例_南方+_南方plus近日,广州市从化区推荐报送的广州市北欧农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北欧农场”)《不断提高生猪标准化生态智能养殖水平》案例,入编 ...[详细]
    • 上海:打造静安寺商圈放心消费新地标

      上海:打造静安寺商圈放心消费新地标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放心消费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百姓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14日,记者从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静安寺市场监管所依托共建共 ...[详细]
    • 福建福州:提升监管效能 确保食品安全

      福建福州:提升监管效能 确保食品安全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11月8日至10日,福建省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督导检查工作,细查食品销售、餐饮配送环节,提升监管效能,确保食品安全。11月8日,福州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张明英带队 ...[详细]
    • 商务部:三大举措支持推动扩大入境消费

      商务部:三大举措支持推动扩大入境消费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武晓莉)在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商务部将继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支持推动扩大入境消费。自2021年7月份公布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 ...[详细]
    •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在茂名开展调研活动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在茂名开展调研活动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在茂名开展调研活动_南方+_南方plus近日,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站长谢大森组织团队到茂名市展开专题调研,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茂名分院主任罗震、茂名综合试验站站长 ...[详细]
    热点阅读